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10-06-07

Art editor Img

 

Art editor Img   

潮汐變化、潮間帶差異導覽

 

藻類導覽

 

風化的玄武岩-洋蔥狀風化

 

植物痕跡化石

 

大、小金門多樣的地質樣貌,蘊生了豐富地景與生態。台灣本島包括馬祖和澎湖共成立了六個「地質公園」,然而,台、澎、金、馬,還缺金門外島,希望結合縣府、金管處、和金門縣環境保育協會等單位的努力,讓金門也早日成立地質公園,保護這座島嶼的自然地質環境,成為在地重要的觀光景點與環境教育場所。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保護地球遺產,推動世界地質公園,它以地質地景的保育為宗旨,也納入了社區參與、觀光遊憩、環境教育等多元價值。台灣在2011年,由林務局推動成立了6個地質公園,除了台東利吉、高雄燕巢、雲林草嶺、北部海岸(野柳蕈狀岩)之外,還有澎湖和馬祖。

掌握金門潮汐

想要親近金門海岸線豐富的生態與地質景觀,潮汐起落時間是您必須留意的問題!

受到地球自轉及太陽與月球引力的影響,海平面會有上升及下降的現象,海水上升叫作「漲潮」,上升之最高點稱之為「滿潮」;反之則稱為「退潮」「乾潮」,最高點與最低點的高低差,則稱為「潮差」,但潮差並非固定不變。

常態而言,一天會有兩次漲、退潮;但因為漲、退一次的周期約是12小時又25分,多出的25分鐘,因為2次週期,就造成每日漲退潮時間約延遲50分鐘,例如:今天滿潮是12點,明天滿潮就是12點50分。同時每次延遲的結果,也造成有時一天只有一次滿潮或乾潮。

 

有句有關潮汐的金門俗諺(台語):

「初一、十五中午滿  初八、廿三早晚滿」

很簡單概要的說明了金門潮汐的變化, 記住它,便有了大致的輪廓。其所說的日期是「農曆」,滿則是指「滿潮」

推算之後:初一、十五約是05:30~08:30退潮,每天延遲50分鐘,想知道哪天退潮時間,自己也可以推算看看喔!

不過現在有更簡便的方法,只要手機點選中央氣象局手機版金城鎮潮汐預報,最多可以看到30天內的預報時間。

如果使用電腦,請至中央氣象局網站,點選左側欄「漁業氣象」,再看潮汐預報,點選區域-金門海面,就可知道金門今日潮汐狀況,如果要安排行程,則可再點選「未來30天潮汐預報/金門,就有資料可供參考囉!

玄武岩海岸景觀

青岐位居烈嶼西南部,為島上最大的傳統聚落,居民多從事農、漁業為主。由上岐國民小學的右前方,通過管制哨站即可到達海濱。沿北側海岸方向看去,沙灘中有一花崗片麻岩體出露。往南行則是金門地區唯一的一段玄武岩海岸,全長約一公里。海岸線上呈現玄武岩美麗而富變化的地質景觀。分述如下:

風化的玄武岩

表面呈現黃色、紅色、褐色等不同的顏色,甚富色彩之美。玄武岩為黑綠色的岩石,當其風化時,岩石中的鐵釋出氧化而成三價鐵染色。且氧化鐵又隨含水量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

玄武岩的洋蔥狀風化

顆粒與組成相當均一的玄武岩,受到熱脹冷縮或由於風化作用使岩石中的礦物發生水合作用產生膨脹,則岩石易形成同心圓狀層層剝落,即造成所謂的洋蔥狀風化,在此地海岸的岩壁上很容易觀察到。

玄武岩的氣孔與杏仁狀構造

岩漿噴出地表,岩漿中的氣體逃溢,冷卻後遂形成氣孔。氣孔若為次生碳酸鹽類等礦物所填塞,即為杏仁狀構造。

玄武岩的風化現象與礫灘的形成

岩漿噴出地表後,快速冷卻造成岩體的收縮,形成節理。風化作用很容易沿節理而快速的進行。由於濱海的緣故,受風化和海水侵蝕頗為劇烈,且玄武岩下的沉積岩岩性軟弱,易受海水侵蝕淘空,玄武岩易崩塌。崩落的玄武岩塊在海灘堆積或形成礫灘。

植物痕跡化石與地層

青岐海岸的中段,在玄武岩熔岩流之下為含黏土砂岩地層。於砂岩層中,出現為數不少的化石。此地的化石乃原來生活於潮間帶的生物,居住和攝食的殘留構造,隨岩石堆積而遺留下來的痕跡。由於砂質岩層其上方玄武岩熔岩因地表的風化、侵蝕,其地下水含鐵量高,於原化石孔穴中,受到泥質沉積物的吸附,鐵質逐漸析出,遂造成褐鐵礦化的化石。當上層熔岩侵蝕殆盡,化石終於裸露出來。

南山頭的柱狀玄武岩

沿青岐海岸南行,可到達最南端的南山頭,此地由柱狀玄武岩構成的峭壁,氣勢雄偉、極富景觀之美。玄武岩抵擋強烈的西南季風,護衛烈嶼的南方海岸,為絕佳之天然屏障。

各地的玄武岩因為成分不同,顏色或多或少會不同.比如峇厘島的玄武岩是純黑色的,南山頭的玄武岩則是灰黑色的.漳州火山地質公園一樣有玄武岩,但外觀也是跟南山頭的玄武岩不同,各有特色.

 

岩石主要分成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三大類.火成岩是岩漿冷卻所形成.沉積岩是岩石風化後的沙粒慢慢堆積結塊之後所形成的岩石.變質岩則是火成岩跟沉積岩經過高溫高壓之後所轉變而成的岩石.

火成岩又分火山岩跟深成岩.火山岩是岩漿噴出地表之後冷卻所形成;深成岩則是岩漿在地底慢慢冷卻所形成. 青岐及南山頭的玄武岩是1300萬年前古火山噴發出地表的岩漿所造成. 因此南山頭的玄武岩是屬於火成岩中的火山岩.

 

烈嶼地質公園預計規畫有東崗,青岐港,南山頭,沙溪堡,貓公石,麒麟山6個點,每個點各具特色. 其中麒麟山雖然同樣是玄武岩,但因為位在烈嶼最高點,地理位置優越,另具特色,因此也列為地質公園的範圍內.

 

柱狀玄武岩外面的格線是節理,節理形成之後才因為風化作用慢慢產生洋蔥狀風化,也因此洋蔥狀風化都各自發生在節理的格線裡面. 所謂的節理是岩漿冷卻收縮時所造成.洋蔥狀風化則是岩石形成之後,因為空氣及水的滲透所造成. 因此洋蔥狀風化是發生在節理形成之後.

 

南山頭玄武岩上部是紅色的,而下部是灰黑色的原因是因為上部長久暴露於外,而風化作用最先從上部開始,也因此上部最先開始氧化風化成紅色. 而下部的玄武岩因為受到上部的隔絕保護,受到風化的程度較小,也因此較能維持原本的灰黑色.

 

南山頭的玄武岩因為風化及海洋侵蝕的關係,會慢慢崩塌.在玄武岩底部鋪設沙子或可減緩海洋侵蝕,但洋蔥狀風化則無法避免,順其自然即可.

南山頭海邊亦有砂岩及褐鐵礦.南山頭的砂岩(即金門層)原本位在玄武岩底下,因上面的玄武岩受到侵蝕才逐漸裸露出來. 砂岩上面的黑色條狀物推斷為古植物炭化後的化石.而褐鐵礦邊緣則疑似有古植物樹根及樹幹的石化物化石,其內部有炭化現象. 這些化石都非常脆弱,請遊客經過時須特別小心.